為探索建立獨立的輸配電價形成機制,推進電力市場化改革,2014年10月23日,國家發改委下發《關于深圳市開展輸配電價改革試點的通知》,將深圳市作為我國新一輪輸配電價改革試點。
深圳市輸配電價改革試點方案的核心內容是建立一套按國際通行的核價方法為基礎的獨立輸配電價體系,即政府以電網有效資產為基礎,核定準許成本和準許收益,固定電網的總收入,并公布獨立的輸配電價。通知還明確提出積極推進發電側和銷售側電價市場化,鼓勵放開競爭性環節電力價格,把輸配電價與發電、售電價在形成機制上分開。放開配電側和售電側的增量部分,允許民間資本進入。試點范圍為深圳供電局有限公司的共用網絡輸配電服務價格。
改革后的深圳電網企業的盈利模式將由傳統的以上網及銷售電價差作為收入來源改為按照政府核定的輸配電價收取過網費,電網公司將告別“吃差價”的盈利模式,以輸配電服務商的角色出現,按照輸配電價獲取收入。
電網公司的角色轉變,使得產業鏈上下游相關方有望重新奪回應有的話語權,未來電價一旦放開,將對國內目前工業電價高、居民電價低的現狀產生沖擊,用電大戶可能享受更便宜的工業電價。
工業用電電價下調,將造成主業為向工業客戶提供“余熱、余壓、余氣”等余能發電服務的節能服務企業所能分享的節能效益總額降低,因此,行業內節能服務企業需要及早著手應對措施,消化電價下調對企業經營的影響。